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的2012年商业信心调查,在华开展业务的欧盟企业对未来趋势持不乐观的态度,大部分企业家认为,从中国政府政策角度,外资企业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自认为代表整个欧盟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上次访华的时候也对中国高官提到了这个问题,经贸方面的冲突依然是中国和欧洲之间加强双边关系最大的障碍之一。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承诺所有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应该享受与中国企业一样的待遇,并努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但是按照很大一部分欧洲企业家的看法,这些努力还不够:监管改革停滞不前,经贸民族主义正在抬头。再加上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以及当地模糊不清的规定,这使得22%的欧盟企业日益忧虑,甚至考虑把业务移到越南、老挝等其他亚洲国家。虽然中国财政部长陈德明年初表示2013年中国将会保持良好的贸易和投资发展的势头,但外国企业的这些反馈应该让中国领导人反省。

 

不管是光伏产业还是汽车产业,中外企业合作面临很多挑战,影响到双边合作的因素包括知识产权、利益集团、缺乏互信等。庞大的中国市场吸引很多外企,但是也令它们很烦恼,因为虽然中国市场的机会很多,但是它们觉得由于当地企业占优势地位等原因而无法在中国真正地开发自己的业务,因此失去很多的商机。

 

很极端的一个案例涉及到工厂位于辽宁抚顺的一个西班牙石油衍生品的合资公司,名字叫泰和硫脲化工厂。这个案件缘起于2010年5月份。五一假期之间,在事先未告知的情况下,中石化抚顺分公司大乙烯工程指挥部热电经理部把给该工厂正常生产运转的变电所的围墙拆了,并新砌了一堵高墙,使得工人无法进入变电所工作。与警方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以后,这个小规模的中西合资公司发现了中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和任意性的行为,后来决定将此事上诉到当地法院,不过这件事情一拖快三年了,至今仍在僵持。2012年5月,前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西班牙期间,在两国高层主持的企业家投资签约仪式上,泰和硫脲化工厂的西班牙股东代表之一,莱茵拉克公司的总经理将此事向媒体透露,此后西班牙驻华领事馆以及西班牙驻北京商务处要求调查事件,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此案。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泰和硫脲化工厂于2013年1月18日从抚顺市东州区人民法院得到消息,“中石化拒绝谈判,法院实在无法继续审理此案,因为压力太大”。泰和硫脲化工厂日前与不同媒体联系,希望媒体进行报道,对中石化实施更大的压力。不过,这是否能让这么大的国有企业和中国石油利益集团承认自己滥用了权力,还要看情况发展。

 

有研究显示,中石化在抚顺加工9百万吨石油并生产超过一百万石油衍生品,它在该地的业务同时也创造好几千的工作岗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石化等当地石油企业。不过,这个庞大的经济影响力是政治扶持的必然结果,而在这么不确定和不透明的情况下经营是对许多外企的大挫折。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之间的亲密联系恰恰是很多外企对中国市场困惑和恐惧的原因,这个西班牙公司的经历证明国有企业的优势可以多么可怕和危险。对于外企而言,在中国进行业务的风险非常高,它们很多的经营问题起源于“政治强,法制弱”的现象。因此,在与中国有经贸合作的时候,外企应该了解政治与经济怎么互动,并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适当的经营战略来面对潜力的挑战。

 

看到国有企业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和他们“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再加上法院对它们的优势对待,难怪在华的欧盟外企会感到不安。泰和硫脲化工厂的案件证明,法律法规执行上的任意性是对在华经营的外企的最大障碍。在目前情况下,外企无法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竞争,这不仅仅跟经营环境有关,也让包括欧盟在内的很多国家对跟中国有合作保持谨慎的态度。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呢?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表明:71%的欧盟企业认为中国应该推动法制和透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55%觉得更应该促进公平竞争,53%还觉得中国应该减少垄断以及实施保护的相关法规。

 

让经济自由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中外政治和经贸方面的互信是希望能看到的结果。外国企业希望中国能作为自由经济体,但是这个目标可能还需要很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才能实现。这不仅仅涉及到中国与外国的经贸合作,更是中国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的必然选择。

话题:



0

推荐

夏海明

夏海明

68篇文章 8年前更新

Agustin Alepuz Morales出生于80年代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获得了亚洲经济研究的硕士学位。他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中西翻译、汉学以及西班牙语教学,对国际事物非常感兴趣。他在中国有多年的经验,正在为西班牙和中国官方机构作翻译和研究。他希望能为中西关系作出很大的贡献,相信用笔可以拉近因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邮箱:alepuz.agustin@gmail.com

文章